若干年前,我学费了使用 i18n 进行国际化开发,但是因为其繁琐的配置过程,让我一度放弃了配置国际化,只是加入插件支持而已。如今突然摸索起这些插件,感觉国际化配置也不是很麻烦了。
一切的起源来自与我使用
knife4j
时,一直被它这里默认有个 basic-error-controller 所困扰,一开始我不以为然,而后来我使用 openapi 自动生成前端接口时,因为文档中这个 basic-error-controller 导致代码看起来很奇怪。所以我经过一番搜索,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案
这个主要是我在开发时对于 这个responseCode有点疑惑,毕竟这里面的状态码可能大部分HTTP状态码都实现了,于是谷歌到这个问题,实际上和我有相同疑惑的人不在少数,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。https://www.v2ex.com/t/676678?p=1